人工重症阵容搭配

人工重症阵容搭配插图

杨志敏副院长带队中西医结合查房。

 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

通讯员 宋莉萍 张靓雯

  “感觉我又活了一次!重生的感觉太好了!”近日,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成功接受“人工心脏”植入手术后,44岁的黎先生顺利康复出院,摆脱了十余年因扩张型心肌病胸闷气促、坐卧难安的痛苦。据悉,这是全国中医系统第一例新一代磁悬浮“人工心脏”手术。

扩心病十年严重心衰

  黎先生来自广西,十几年前一次感冒后出现活动后气促,伴胸闷、呼吸困难、咳嗽,并伴有夜间端坐呼吸,于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。“保守治疗吧。”当地医生告知黎先生,这种疾病难以治愈。

  近四个月来,黎先生症状反复并明显加重,整夜咳嗽气促,难以安眠。随着病程发展,活动能力越来越差,只能长期卧床休养,甚至连在病房外的走廊里散步都成了奢望。

  经多次检查确认,黎先生左心室射血分数只有19%,连正常值的1/3都不到,心肌收缩能力非常弱,属于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,必须尽快手术治疗。

  面对这一沉疴旧疾,黎先生曾寻求过心脏移植手术的机会。在器官配对无果后,多方咨询慕名找到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大科副主任、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范小平主任。

  “可以尝试人工心脏。”范小平主任简短有力的回答,点燃了黎先生一家人的一线希望。

植入“人工心”重获新生

  4月26日,范小平主任团队为黎先生实施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,仅用2个小时,这颗人工心脏顺利植入黎叔体内并开始运转。

  据了解,此次范小平主任团队使用的最新一代左心辅助装置,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“全磁悬浮人工心脏”,厚度26毫米,直径50毫米,重量仅180克。该全磁悬浮装置没有实体的轴承,减轻了转子对血液成分的破坏,降低了术后出血和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。

  “‘人工心脏’可以为黎先生争取更长生存、更高生活质量。”范小平主任说,术中还对患者心脏瓣膜病变进行修复,矫正其心脏畸形,术后配合中医药促进患者康复。“也许几年之后,患者摘除‘人工心’不是梦想。”

围术期中医药显身手

  据介绍,黎先生住院期间,中医药全程干预为减轻咳嗽气促等症状、改善体质、促进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
  黎先生初入院时,由于长期心衰,身体状态不能耐受马上进行手术。广东省名中医、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和范小平主任,联合超声科、麻醉科、胸心外科、SICU(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)组成多学科专家团队,建立中西医联合诊疗小组,每日查房、随访,对黎先生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,为其量身定制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。待黎先生的身体状态符合手术指征,范小平教授团队顺利地为其完成“人工心脏”植入。

  在术后治疗上,杨志敏副院长带领治未病科团队,联合科室护理团队,根据患者术后体虚疼痛及胃肠功能失司的病情特点,为患者辨证进行中医经方和耳穴压豆、中药热奄包、皮内针、腕踝针等调理,并结合药膳调养,为黎先生提供全方位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,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、术后疼痛、心理焦虑等问题。

  “我们通过大量临床诊疗实践证明,中医药在救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方面大有可为,中医药在围手术期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康复,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”杨志敏副院长表示。

  经过中医药的积极干预和团队的不懈努力,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得到了明显改善,术后疼痛以及心理焦虑等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。术后4天,黎叔就可以进食,5天即下床行走,2周后已能自由活动。目前各项指标良好,顺利出院回家。

  “我以前连完整的一句话都很难说,一直在喘,只能一个字一个字说,你看我现在能站在这里,像正常人一样说话、活动,真的很感谢医护们!”黎先生动情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