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跑轰阵容
- 手游攻略
- 2024-11-20
- 33热度
太阳跑轰阵容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,它涉及到许多方面。今天,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太阳跑轰阵容的最新动态,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。
本赛季开打,太阳队重新捡起荒废已久的“小球战术”,由标准大前锋身材和打法的斯塔德迈尔代打中锋,后场由纳什一人运筹帷幄,前场则配备马里昂、里查德森和约翰逊这三位速度型的进攻球员。这五名先发主力绩效惊人,他们场均能够合力贡献出93分,在全联盟所有球队的先发五虎中高居榜首,同时也带动了整支球队的进攻能力,使太阳队一跃成为全联盟最擅长得分的球队。 太阳队的战术套路并不复杂,简而言之就是一个“快”字。纳什领军的太阳队并不追求复杂的传递配合来创造空当投篮机会,而是让球尽量保持在运动当中,不放过任何一个投篮机会,每一名球员都可能是进攻的发起者,同时也都可能是进攻的终结者,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打出最具效率的闪电战。这种战术在英文里面叫做“run & gun”,也就是跑轰之意。这种战术风格无疑与太阳队的人员配备相得益彰,他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锋球员,在场上不懈游走着的是一群嗜血的射手,哪怕机会稍纵即逝,他们也能够及时捕捉战机,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谋杀对手。 纳什自然是这支球队当仁不让的发动机,有了他的速度、突破、视野和传球能力,太阳队的先发阵容已经打破了常规界限。就像饥渴的鲨鱼总是习惯于在游动中狩猎觅食一样,四位摇摆人球员全场时间内都在不停奔跑,这样一来,不仅极具爆炸力的进攻能量得到释放,对手也无暇捕捉他们在防守上的漏洞。太阳队的信条是:“以攻对攻,火力决胜”,这种打法几乎通吃常规赛,但在季后赛能走多远,却始终让人心里没谱。 与太阳队执迷于疯狂进攻不同,灰熊队从来都信奉“防守制胜”的理念。主帅弗拉特罗坦言:“太阳队是全联盟进攻火力最强的球队,只有立足于防守,我们才能遏制住他们疯狂的得分,才能找到胜机。”他并没有光说不练,灰熊队在训练和比赛中一以贯之的方针就是防守第一,得分第二。在限制对手得分方面,灰熊队以场均91.13分排名全联盟第4,仅次于马刺、活塞和火箭队,而太阳队则在此项排名中垫底。在限制对手投篮命中率方面,灰熊队同样高居联盟前6位。这一轮对决,势必将成为利矛与坚盾之间的较量
请大家帮我详细分析一下太阳队跑轰战术的优缺点.
只开花不结果是指的季候赛小球战术的没落,因为季后赛是防守至上
太阳当年鼎盛时期的先发 PF马里昂2.01m SG贝尔1.96m SF迪奥2.03m PG纳什1.91m C小斯2.08m。这个阵容在身高上并不占优,但是有绝对的速度优势。跑轰的核心就是快,用速度击垮对手。太阳的阵容里马里昂,贝尔,纳什,巴博萨都有三分,而且命中率不俗,这就是跑轰的另一点,场上绝对有一批不停的跑着的射手。小斯虽然打的是中锋但是身高与身材都是标准的大前,大前锋马里昂身高是小前锋的身高。太阳的这个阵容是没有绝对的中锋,所以联盟里经常有人说太阳打的是伪内线。不是说太阳内线没得打,迪奥,马里昂与小斯在内线可以靠脚步与良好的身体素质得分。而火箭,马刺有姚明与邓肯这样的内线,所以他们打半场进攻,即大球战术。(你总不可能要大姚在场上飞驰吧?)所以说太阳是内外兼修,但是以速度为主,以快速的进攻击垮对手。太阳队的信条是:“以攻对攻,火力决胜”。五个人都可以持球进攻。这也是为什么太阳当年那么渴望签下纳什的原因。一个跑轰球队势必需要一个很好的控卫,(基德,马布里这些都是太阳当年的当家控卫)他身体素质可以不好,但是大局观与传球一定要好,这样才能把进攻立体化。太阳跑轰的弱点也很明显,那就是防守上的问题,纵使太阳靠进攻可以在常规赛中所向披靡,但是季后赛是防守至上。我前面说了,太阳的阵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锋的。小斯作为太阳的首发中锋,实际上是个大前锋,而且他的防守意识不好,小斯篮板球最高9.6个,封盖最高2.1个,这个成绩对于首发中锋来说并不是好成绩,而且面对霍华德,TD之辈,小斯也没什么便宜可占(防不住)而迪奥的防守也差强人意。太阳的阵容里防守好点的也只有马里昂,他身高不高,但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臂展(有KG那么高)和弹跳弥补,但是身高也限制了他在场上的防守,他最好的时候场均篮板11.8列联盟第3,可以说太阳内线的防守完全是依仗马里昂,这也是太阳队的一大弊端,让一个SF身材的人打PF,干的却是一个C的活。所以足见太阳内线防守的隐患(马里昂如果被看死或者犯规下场,太阳的内线基本就崩溃了。)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太阳当年会输给马刺(霍利事件并不是主要原因)没人可以很好的限制邓肯。所以后来太阳用马里昂和班克斯换来奥尼尔的原因(限制邓肯之辈),结果阵地站打不好,速度也起不来。这几年太阳一直都在希望改变没有中锋的境况,包括选下罗宾 洛佩茨,交易来钱宁 弗莱。简单地跟你说,太阳纵然可以靠跑轰在常规赛无限风光,但是季后赛毕竟是防守的天下,这也就是为什么小球战术开花不结果的原因。勇士靠小球玩出了黑八奇迹,但是第二轮出局,小牛玩跑轰也没能拿总冠军
如果将纳什替换为库里,带领太阳打跑轰,能夺冠吗?
太阳打跑轰的那个年代,NBA联盟还是主打内线的,库里的外线会给对手很大的威胁,库里赛季场均大概在30分8助攻左右,纳什场均18分11助攻左右,两人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,当年如果换成库里的话,太阳的阵容可是小斯+马里昂+库里+乔约翰逊+理查德森,替补又有巴博萨等。相对于纳什的太阳来说,理论上档次要高一个级别。
但是要说将纳什替换为库里,我觉得不会更好。因为在组织串联、传球、快速推进纳什做的更好。球队都有独有的战术,有独有的球星匹配该战术,对换谁都不可能有预期好。如果库里新秀就在太阳,随球队成长那是有可能打得好,但是你要现在的库里去太阳那是不可能比纳什带得好的。
你让詹姆斯打三角战术,乔丹打跑轰,奥尼尔打小球,那是违背自己的强项。没有球队基础底蕴是打不出来好成绩的。但是要像詹姆斯那样,去一个球队就按他的体系战术,再围绕战术不断匹配球员给詹姆斯,那战绩肯定好。
太阳不能夺冠,主要是没过去马刺这道坎,GDP巅峰的时候确实猛,再加上霍利和鲍尔这两单点防守的工兵。如果纳什不被撞,小斯就不会被停赛,太阳还是很有希望走出西部的。但是也仅仅是有希望,毕竟跑轰战术屡屡攻破对手的阵地,但也忽视了防守而且存在天然防守劣势。
科尔吸收了跑轰战术的优点,同时也做了些完善。不再是全场跑轰7秒必须投篮,而且勇士队伍里有库里和克莱两个历史级射手,内线还有中锋博古特,麦基这样的高大球员。不光只可以打小球,关键的时候也能打阵地战。看样子太阳和勇士都是打跑轰额球员,其实还是有区别的。
要说库里带太阳那帮人,真的还不如纳什,不是库里不如纳什,主要因为当时的阵容并不适合库里。另外两个核心,马里昂和小斯是需要喂球的。况且小斯本来就是防守漏勺,组织喂球方面纳什很极致了。
那支跑轰太阳当时的人员名单多谢!
10 林德罗-巴博萨 后卫 6-3 188 11/28/1982 2 19 拉贾-贝尔 后卫 6-5 210 09/19/1976 5 11 帕特-巴克 中锋/前锋 6-11 250 12/14/1973 1 3 波利斯-迪奥 后卫 6-8 215 04/16/1982 2 55 布莱恩-格兰特 前锋/中锋 6-9 254 03/05/1972 11 50 埃迪-豪斯 后卫 6-1 175 05/14/1978 5 21 吉姆-杰克逊 前锋 6-6 220 10/14/1970 13 22 詹姆斯-琼斯 前锋 6-8 220 10/04/1980 2 20 勒维尔-帕德罗扎 后卫 6-3 185 03/07/1979 新秀 31 肖恩-马里昂 前锋 6-7 228 05/07/1978 6 13 斯蒂夫-纳什 后卫 6-3 195 02/07/1974 9 32 阿玛尔-斯塔德迈尔 中锋 6-10 245 11/16/1982 3 40 科特-托马斯 前锋 6-9 235 10/04/1972 10 1 迪琼-汤普森 后卫/前锋 6-7 195 02/23/1983 新秀 99 卢卡斯-迪斯彻尔 前锋 6-9 230 03/29/1983 新秀
介绍一下菲尼克斯太阳的跑轰战术。
跑轰 英文叫做 run and gun 大概就是半场开放式进攻体系 球员不断通过移动和传导制造出手机会 任何队员可以在任何地点任意时机自己选择认为合适的出手 这样的球队多半依赖外线手感 而且4号位多为可以投射的球员或者擅长下快攻的速度型 像当年太阳的Marion奇才的Jamison都是投射远至3分线且跑跳能力出色
06-07赛季太阳队由标准大前锋身材和打法的斯塔德迈尔代打中锋,后场由纳什一人运筹帷幄,前场则配备马里昂等速度型的进攻球员。这五名先发主力绩效惊人,他们场均能够合力贡献出90+分,在全联盟所有球队的先发五虎中高居榜首,同时也带动了整支球队的进攻能力,使太阳队一跃成为全联盟最擅长得分的球队。
太阳队的战术套路并不复杂,简而言之就是一个“快”字。纳什领军的太阳队并不追求复杂的传递配合来创造空当投篮机会,而是让球尽量保持在运动当中,不放过任何一个投篮机会,每一名球员都可能是进攻的发起者,同时也都可能是进攻的终结者,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打出最具效率的闪电战。这种战术在英文里面叫做“run & gun”,也就是跑轰之意。这种战术风格无疑与太阳队的人员配备相得益彰,他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锋球员,在场上不懈游走着的是一群嗜血的射手,哪怕机会稍纵即逝,他们也能够及时捕捉战机,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谋杀对手。
纳什自然是这支球队当仁不让的发动机,有了他的速度、突破、视野和传球能力,太阳队的先发阵容已经打破了常规界限。就像饥渴的鲨鱼总是习惯于在游动中狩猎觅食一样,四位摇摆人球员全场时间内都在不停奔跑,这样一来,不仅极具爆炸力的进攻能量得到释放,对手也无暇捕捉他们在防守上的漏洞。太阳队的信条是:“以攻对攻,火力决胜”,这种打法几乎通吃常规赛.
小球战术就是像太阳的那种快打旋风式打法,跑着打,称为小球战术;象火箭,马刺这种注重防守,半场进攻的就是大球战术,不过一般好像不直接叫什么大球战术,这样的打法一般要有强力中锋或是大前锋!
所谓小球,并不是指球比平常的小,也不是场上都是小个子打球,而是一种打法,一种如今在NBA盛行的风格。可以称为小球的球队,该队中球场上肯定没有具有统治力的中锋,因此全队基本上不打慢节奏的半场进攻,如果必须得打半场进攻的时候,球场上的五名队员位置比较散开,多利用传球、挡拆、跑位来制造出投篮出手的机会。
小球在联盟中的盛行,与NBA中优秀中锋越来越少的原因有着极大的关系,奥拉朱旺、罗宾逊、尤因和奥尼尔、莫宁这些优秀的中锋仅剩奥尼尔一个人在球场上残喘;而联盟中全能球员则越来越多,场上五个人个个都能运球、能突破、能在外线远投,这就是全能球员盛行的代表
颓废的小球
坚持打小球的最大的直观改变就是球场上攻防速度的加快,快攻多,得分增多因此带来的场面好看。上个赛季中小牛和太阳都是这种打法的代表,他们的攻击力在联盟中没有人质疑。新赛季中,小牛和太阳的成绩不好,有些专家呼吁“小球”不堪一击,但是其实并不是小球的打法有问题,而是另有原因。小牛新赛季中已经更换了自己的替补阵容,需要时间的磨合;太阳队中,小斯的回归其实改变了球队的格局,迪奥上场时间的减少,而小斯的状态也不怎么好。
其实纵观联盟中坚持打小球的球队,事实上至今还没有一支球队拿到总冠军,最好的是太阳和小牛拿到的西部冠军。相比之下,小球的概念在各支强队中所占的份额正在日益淡化。“万金油”迪奥在小斯缺阵的情况下发挥得十分不错,成为太阳摧城拔寨的功臣,但是在小斯回归之后,德安东尼还是希望小斯能撑起内线的大旗;小牛队虽然是上个赛季的总决赛亚军,但是总决赛中德国人诺维茨基的表现可不尽如人意,在热队小个子球员紧逼防守下效率下滑得十分严重,新赛季“小将军”约翰逊才为球队量身改造:降低防守速度并且加强防守。
07-08年跑轰队举例:
太阳、勇士、76人、快船
跑轰时期的太阳真正的老大一直是纳什吧。
的确是纳什,自从他的到来,再加上主教练德安东尼以及他那帮超级助手,像小斯,马里昂,迪奥,贝尔,巴博萨,阿Q,乔约翰逊……使得太阳成为全联盟的焦点。纳什不在太阳的时候,太阳的战绩并不理想。所以说,纳什的到来,使太阳队发生巨大变化!……本人也是太阳的超级球迷!
从当年纳什率领的太阳中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跑轰战术?
过去几年间,?跑轰?这个词总是被不断提起,尤其是当联盟各队屡屡被勇士的三分击穿之时,人们总是认为勇士的?跑轰?近乎是无解的,也自然而然的认为:跑轰战术,是勇士的创造和代表作。
但是稍稍往前几年,看球年数更多一点的球迷都知道,跑轰一词,最开始为人所熟知,是当年纳什率领的太阳打出来的。注意,我这里说的不是?上古时代?的跑轰,那个时候几乎没什么三分命中率,暂且不论。
而现在,这篇文章正是想从一开始----当年的太阳说起,解析?跑轰战术?下的移动掩护投篮。
跑轰战术并非简单的跑和投,他仍有很多战术演变,因此这回讲的是跑轰带来的?移动掩护投篮?。
移动掩护投篮的基本理念和衍生的四种进攻方式
在战术正式开始前,所有球员都需要理解一个战术的基本理念,而观众想要理解,更是如此。移动掩护投篮是篮球赛场十分常见和流行的进攻方式,这是一个在本方后卫控球时,射手通过大范围、多掩护的快速移动,摆脱其?对位?防守队员,获得一个好的投篮机会,最后以接球投作为中介的进攻战术。在常规执行下, 战术的指导和投篮两项最重要的工作,都由专门的球员来担任。而这种专门的球员来单人的进攻法则,其实也很容易被防守方?紧密防守?的策略所打击。
但是,?跑轰? 进攻模式的移动掩护投篮进攻方式与其他进攻模式有明显区别:?跑轰? 进攻模式的移动掩护投篮进攻方式更为机动、灵活。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:它的投篮点设置更多、更灵活,其中控卫既是战术发起者又可以是?投篮手?, 他在指挥战术进行的同时又在完成战术最主要的工作。这种设置使这一战术灵活多变,使防守方的?重点防守?策略失去?预定目标?。例如:太阳队的移动掩护投篮进攻方式,纳什既是战术指挥者,又是投篮手。他在指挥其他队友移动掩护投篮的同时,自已随时准备投篮。使对手很难建立?重点防守?的有效设置。?跑轰? 进攻模式的移动掩护投篮进攻方式具体实施方式有以下几种。
战术执行前,先要知道当年的太阳阵容:1号位纳什,2号位理查德森,3号位希尔,4号位是弗莱,5号位则是斯塔德迈尔。
1、?专有射手?的移动掩护投篮:这种进攻方式,限定在之前提到的?长距离、大范围和多掩护?的方式下进行。战术进行过程是希尔传球给后卫,然后又接到纳什的回传球,此时在右侧的理查德森往内线去,和弗莱形成一个双人掩护;纳什回传给希尔后,利用斯塔德迈尔和弗莱以及理查德森的两次掩护后移动到另一次,接希尔传球完成一次投篮终结。跑位如下图。
2、?控卫?发起和终结的进攻方式:这一进攻中,3号位换成了当年的杜德利。纳什传球给弗莱后立马向内线插入,3号位则移动到内线去和中锋形成一个两人的掩护。纳什在溜底线时可以利用这两人的掩护移动到外线,得到一次投篮机会;而在弗莱持球时,对内线的压迫增大使得对手不得不?往内缩?,因此,纳什可以在右侧获得一次果断的投篮。
3、移动后的配合进攻:此时的3号位是希尔,斯塔德迈尔换到了大前锋的位置,中锋变成了当时的洛佩兹。纳什运球来到前场后,小斯给理查德森做一个掩护,使得他能空切并接到纳什的传球,这是第一步;然后理查德森来到罚球线附近时,洛佩兹再来一次?挡拆?,使理查德森能不受干扰的上篮得分。
4、内线队员作掩护的攻击:同样是纳什来到前场,此时小斯和洛佩兹双人上提,在高位做一个两人的掩护,能让纳什借掩护突破,这是第一次进攻,但往往会受到对方两人以上的拦截。此时则尽快将球转移到外线理查德森,3号位移动到弧顶高位;洛佩兹给小斯作掩护,小斯则顺下借理查德森的传球上篮完成进攻。
这四种进攻,就是当时跑轰战术引导下?移动掩护投篮?方式的主流进攻方式;他们看似有点复杂,其实稍加理解,就能发现是将简单的战术极大化合理运用的结果。
四种进攻方式的关键点是怎样的,如何掌握。
第一种战术的关键点在于,担任掩护的队员,不能将意图暴露出来,也就是要十分隐蔽,这就要求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要足够;其次,除了掩护人,投篮人同样要移动快速,只有迅速的摆脱防守,才能及时落到投篮点位完成投篮;第三,传球人要掌握好时机和传球成功率,必须要十分到位的让接球人?舒服?地接球,才能保证进攻的完成度。
而第二类战术的关键在于:第一,弗莱持球后要有进攻动作,迫使对手缩小防守区域,给外线队友创造良好的进攻环境。第二,?控卫? 与给他掩护的队友要有?默契?,掩护的队员既要形成掩护,又要防止犯规。?控 卫?的摆脱动作要突然,突然拉到外线,才能充分利用队友的掩护,获得外线投篮时机。第三,内线持球人与?控卫?之间要有?默契?, 内线持球人必须在防守缩小防区和?控卫?获得投篮时机的同一时间,传球给?控卫?,使?控卫?在外线稳定投篮。
第三种进攻战术的关键点在于:第一,战术配合之间的连续性。移动掩护配合与?挡拆?配合之间要紧密连接。罚球线附近是防守的重点防区,如果进攻配合之间不能紧密连接,就会陷入防守方的紧逼?陷阱?。 第二,战术连续性的关键点在于洛佩兹的上提时间。洛佩兹必须在理查德森接球未被夹击之时,上提掩护,使理查德森能顺利摆脱防守,利用掩护进行攻击。
第四类战术,这种进攻战术的关键点在于:第一,高位挡拆配合必须达到迫使防守方缩小防区的战术目的,而纳什的运球突破分球又必须迫使对手快速扩大防区,经过?由外到内?再?由内带外?的战术调动,迫使防守方出现严重疏漏。第二,在由外线队员传球给内线移动队员的战术行动中,两人应该建立一种战术默契,接球进攻人的空插动作要快速猛烈,传球人要?人到球到、恰到好处?。惟其如此,才能实现这种瞬息即逝战术配合的进攻效果。
结语:移动掩护投篮拥有出色的实战效果
通过?移动掩护投篮?4种进攻战术的解析,可以看到:移动掩护投篮的进攻方式是一种专门为?射手?设计的外线进攻方式。这种进攻方式能否发挥出最大的威力,根本原因在于:
第一,每个战术顺序的设置是否真的严密、合理。举个例子,每次掩护是否是?有效率?的,射手的转移是否迅速,能够摆脱跟防的防守人,以及当射手获得好的投篮机会时,球是不是可以及时的传到,投篮手能否把投篮时机转换为得分效果。即便如此,假设这种战术的所有步骤设置都没问题,它也仍然存在多次使用之后,被防守方识破和破解的风险。其次,当防守方识破和破解了为某一个?射手?设计的移动掩护投篮方式之后,还能不能继续再布置这种战术的主要因素在于:这种战术本身具有的机动性。这种机动性包括:一种进攻方式的不同方向使用;队内不同的射手同样使用同种进攻方式,例如电梯门同时为库里和汤普森而开,让对手失去针对,从而使防守方麻痹。而在这两种机动性中,最具有实效性的是:不同投篮手使用同一种进攻方式。以04-05赛季的太阳为例,季后赛15场比赛里,乔约翰逊和理查德森分别能投进2.1和2.2个三分球,替补的杰克逊也能投进2.1个三分球,马里昂和纳什则是1.2和1.4个三分球数:在当时还不是小球席卷联盟的时代,这已经是跑轰的最好代表。
跑轰? 进攻模式的移动掩护投篮进攻方式,既能灵活地改变进攻发动方向,又能灵活地改变?专门投篮手?,并且作为掌控战术进程的?控卫?,也能出任?专门投篮手?。因此,?跑轰? 进攻模式的移动掩护投篮的进攻方式,在实战中更具有实效,并在实战中被更广泛运用。
好了,关于“太阳跑轰阵容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“太阳跑轰阵容”有更全面、深入的了解,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