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渡曹操阵容搭配图解
- 手游攻略
- 2024-09-21
- 111热度
非常感谢大家对官渡曹操阵容搭配图解问题集合的关注和提问。我会以全面和系统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,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思路。
官渡之战中,曹操与袁绍分别是如何部署的?
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曹操军队与袁绍军队在官渡展开了一场战略决战,史称“官渡之战”。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,继而击溃袁军主力。此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,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,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。
战争部署
建安四年(199年)六月,袁绍挑选精兵十万,战马万匹,企图南下进攻许都,官渡之战拉开了序幕。袁曹两家的决战,一触即发。
袁绍麾下的监军沮授、别驾田丰劝谏道:“近来讨伐公孙瓒,出兵长达一年,百姓疲惫穷困,仓库没有积余,赋税劳役正多,这是国家使人深为担忧的事情。最好先派使者向天子进献俘虏和战利品,致力于农耕,使人马得到休息。
若是不能通达天子,就上奏说曹操阻隔我通达天子的路径,而后进兵驻守黎阳,逐步经营黄河南面,多造船只,整修器械,分派精良骑兵,抄掠对方的边境地区,使其不得安宁,而我得到安逸。这样就可安坐而定天下。”
治中别驾审配、谋臣郭图说:“兵书上的方法,比敌人多十倍就将其包围,比敌人多五倍就进攻敌人,力量相当就可以交战。眼下凭藉明公的神明威武,会合河朔地区强大的军队,用来讨伐曹操,其势易如反掌。现在不及时攻取,将来就难对付了。”沮授说:“救乱诛暴,谓之义兵;恃众凭强,谓之骄兵。
义兵无敌,骄兵先灭。曹公迎天子安宫许都,如今举兵南向,是在违反义理。况且,庙胜之策,不在强弱。曹公法令畅通,士卒精练,非公孙瓒等人可比也。如今,放弃万安之术,而兴无名之兵,我实在是为袁公感到忧惧。”
郭图说:“武王伐纣,不曰不义,何况,出兵是讨伐曹公而非讨伐天子,并不是师出无名!而且,袁公的文臣武将都竭力尽忠,民众都想为袁公效力,如果不及时早定大业,实在是思虑的过失啊。夫天与弗取,反受其咎。
这正是越王勾践之所以称霸、吴王夫差之所以灭亡的道理啊。监军沮授之计,确实很持重、牢靠,但这不是见机行事的灵活应变啊。”沮授谏阻出兵,违背袁绍的意旨,郭图等乘机进馋,说沮授的军权太大、威望太高,难于控制,引起袁绍怀疑。于是,袁绍分监军为三都督,让沮授与郭图、淳于琼各典一军。
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,许都的议臣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。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,认为袁绍志大才疏,胆略不足,刻薄寡恩,刚愎自用,兵多而指挥不明,将骄而政令不一,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。
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,他作出如下部署: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(今山东临沂北)入青州,占领齐(今山东临淄)、北海(今山东昌乐)、东安(今山东沂水县)等地,牵制袁绍,巩固右翼,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;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(今河南浚县东,黄河北岸)。
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(今河南延津北),协助扼守白马(今河南滑县东,黄河南岸)的东郡太守刘延,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,同时以主力在官渡(今河南中牟东北)一带筑垒固守,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;派人镇抚关中,拉拢凉州,以稳定翼侧。
从以上部署看,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,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,而是集中兵力,扼守要隘,重点设防,以逸待劳,后发制人。从当时情势而言,这种部署是得当的。
首先,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,千里黄河多处可渡,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,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,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。其次,官渡地处鸿沟上游,濒临汴水。鸿沟运河西连虎牢、巩、洛要隘,东下淮泗,为许都北、东之屏障,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。加上官渡靠近许都,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。
袁绍派遣使者招揽众人,遣使招诱兖州、豫州诸郡。
刘表则响应了袁绍攻曹的号召,派人策动诸州郡阴谋反曹,而阳安都尉李通则拒绝了袁绍、刘表的反曹号召。除了阳安郡之外,豫州的其余诸郡大多响应袁绍的号召。
关中诸将表示中立,既不助袁,也不助曹。
十一月,张绣准备同意,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,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,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:曹操挟天子令诸侯,名正言顺;曹操兵力较弱,更愿意拉拢盟友;曹操志向远大,一定能够不计前嫌。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,率众归顺曹操,被拜为扬武将军。
三国志战略版官渡之战曹操势力阵容推荐魏国2+1强势队伍分享
三国志战略版官渡之战曹操势力阵容推荐。不少玩家可能还不太清楚官渡之战剧本中曹操势力的魏国2+1哪些阵容比较强,下面带来具体的推荐,供各位玩家们参考。
魏国2+1强势队伍分享
魏国非内政橙将,一共25个,筛选出比较优秀的武将18只:典韦、贾诩、司马懿、曹操、张辽、郝昭、程昱、荀攸、徐晃、夏侯_、钟会、满宠、王元姬、乐进、邓艾、夏侯渊、郭嘉、张春华。魏国良将颇多,着实难以筛选,并且跟蜀国一样,骑盾弓枪都还不错,其中骑盾见长,增伤、爆发、软控比较多,稳定性比较高。
阵容推荐
1.马超+王元姬
这个套路下可以马超、王元姬、张春华,直接15御开荒。转型的路子也很多。
以马超为核心,组一队爆发阵容,建议骑兵,利用西凉+刚勇,达到45%会心。
这队给马超带虎踞来对抗盛气凌敌,第3将,从夏侯渊、张辽中选择,如果是裸衣夏侯,那么本队马超、夏侯都可以连击爆发,如果是张辽,建议当锋,参考奸雄骑的路子,直接破防、爆头(张辽的话,也可以当主将)。
2.司马懿+曹操
三仙搭配的武锋枪。曹操做武锋主将的好处就是,非常肉且不是输出,不论是被输出还是被控制,都能占一个名额,这样就能给副将比较大的生存、输出空间。同时,左慈+士别,能给司马懿40-50%的规避(好像是这个数吧?),在武锋之外再次极大加强了司马的生存,能快速拖进后4回合,进入司马懿爆发期。
个人建议带左慈就行,其实华佗也不错,华佗司马盾,也是S2的老牌经典阵容啦。
SP周瑜应该是非常适合跟司马懿搭配的武将啦,曹操这里带形一阵,同时增加司马懿、SP周瑜的输出。战法搭配上,也可以放弃SP周瑜的输出,让SP周瑜带形一阵+藤甲兵/御敌屏障,曹操带抚辑军民+刮骨疗毒。
除了SP周瑜外,张角也比较适合这里的副将位。
3.张辽+夏侯渊
奸雄骑的2个组件,我们可以安排1个辅助来替换曹操,比如黄月英、张飞、太史慈、甘宁、周泰。
4.程昱+荀攸
这个搭配可以省太平道法,假如太平道法被庞统占用了,比如可以这么组:
不论庞统用士别三日,还是无当飞军,程昱都可以用剩下的那个。三主动形一阵,在这里类似一个肉弓变种。抚辑军民也可以用草船借箭替换。
荀攸就是一个移动的白马义从,因此任何队伍也可以用它补位。
5.器械队
这个器械队完全就是用来装在战械里的,(如果不用霹雳车,或者切换的时候,就不要拿来打架了)。器械队就不用局限了,我们以3个同阵营,或2魏+1,或三势阵的方式来找。
A适性以上所有非内政橙将共28个,魏国10个,蜀国4个,吴国6个,群8个。
筛选出优秀武将20只:郝昭、乐进、贾诩、司马懿、程昱、钟会、满宠、夏侯渊、诸葛亮、SP诸葛亮、黄月英、法正、甘宁、陆逊、鲁肃、陆抗、SP袁绍、SP朱_、沮授、张角。(突然发现有一些阵法,器械还不能用,比如锋矢阵)
这队可能比较一般,甚至输出也可能差点儿,太平可以换成四面楚歌。
这一队的强度应该是比较高的,器械因为没有兵种,所以只能用减伤。程昱也可以换成郝昭,不带太平,多带个御敌屏障。
这队魏国阵营队,估摸着处于还行的评级吧。
其他:夏侯渊+甘宁+黄月英可以组三势。SP袁绍+SP朱_+沮授,可以组群器械。
三国志战略版S11官渡之战曹操势力特性一览
三国志战略版S11官渡之战曹操势力特性一览。不少玩家可能还不太清楚官渡之战剧本中的曹操势力特性是什么,下面带来具体的介绍,供各位玩家们参考。
S11官渡之战曹操势力特性一览
一、2魏+1非魏 三人共享7%的阵营加成。
二、器械无视兵中克制+两格内可以攻城。
配将上操作空间最小,曹老板很忙,曹老板需要单飞,借调过来单一武将现阶段能想到的空间不大,还是会围绕着司马盾的套路去组:
魏枪:司马+曹操+程普
变种魏盾:张角+曹操+郝昭/满宠
器械无视兵种其实还是挺有用的,还可以两格内攻城,对于对手来说,吃器械的成本变高不少。但是现阶段看不到t0的器械队。如果有t0器械配法的大佬,还请不吝赐教。
官渡之战曹操手下大将
谋士:骨干谋士五人:荀彧、荀攸、贾诩、郭嘉、程昱 武将:骨干武将:乐进、李典、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、曹洪、吕虔、于禁、许褚、徐晃、张辽、 重要武将:吕常、臧霸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许攸的投降,荀彧在许昌的坚守,还有曹操作为主帅的胆识
曹操为了官渡之战做了哪些准备?
曹操为了官渡之战做了哪些准备?
官渡之战是决定北方归属的决定性战役,战前,曹操虽然迎汉献帝,并将都城迁至许都,将皇帝掌握在手中,但他的综合实力远不及袁绍,袁绍当时坐拥四州之地。这可以从战争双方的兵力对比中看出,曹操在战争前后共投入3万多人,而袁绍有11万多人,双方兵力差距如此之大,笑到最后的却是曹操。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有许多原因。
当然,这离不开他手下将军们的努力。曹操在官渡战役中的阵容是什么?曹营主力全部出动了,他手下几乎没有一个的将军缺席。首先要明确的是,曹操为了与袁绍决战,在周边部署了大量军队。正是这些部队有效地协助了曹操,使官渡战争得以顺利进行,否则战争的结果将是不可预测的。让我们先详细谈谈曹操的军事部署。
据史籍记载,曹操从许都带来的作战部队,也是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决战中的主要军事力量,包括徐晃、张辽、许褚、关羽等。关羽是在白马和延津之战后没到决战就离开的。在此之前,孙策曾说过要攻打许都。与此同时,虽然刘表没有被期望出兵,但他必须采取预防措施。因此,曹操在颍川部署了夏侯渊和曹洪。
满宠和李通在汝南一线,然后加上蔡阳,也就是说,曹操充分安排了五大虎将来攻打孙策和刘表,并平定汝南叛乱,这是曹操在官渡南部的军事布置。曹操也不敢轻视官渡以北,因为袁绍的主力部队来自北方。他安排于禁驻守在武原和刘延守在白马,以抵御袁绍可能从北方得到的支援。
此外,曹操也不放心,因为官渡的东北方向是袁绍的儿子袁谭治下的青州,所以曹操安排程昱安排在兖州,而臧霸则负责推进青州。除了在外围部署兵力外,曹操还在官渡的左翼孟津和敖仓地区部署了夏侯惇,右翼则交给了不久前投降的张绣,而曹仁则布置在阳翟,李典负责押送粮食等事宜。
这是将军方面的安排,当时曹操随行的谋士包括郭嘉、荀攸、贾诩等人,而荀彧则负责坐镇许都,未参战。官渡战役中曹操的将领包括徐晃、张辽、许褚、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、曹洪、于禁、李典、张绣、臧霸、满宠、李通等。几乎所有能打赢这场仗的曹营将军都来了,没有一个缺席。
可以说曹操是用上了他手下能够参与战斗的全部力量,从曹操在官渡之战的军事部署可以看出,曹操同时面临来自多个方向的压力。他在此战中的压力比袁绍大得多,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可谓是真的不容易。
综上所述,曹操为了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可谓是倾注了曹营的全部精英力量,虽然他的总兵力不及袁绍,但是精英不少。可见兵不在于多,而在于精,尤其在关键的战场上,自古就是如此。
三国志曹操传官渡之战怎么打派谁去打粮草
曹操不用出战,这站不难打。对付淳于琼很简单,一开始选“偷袭乌巢”,派张辽、一个风水士,一个跟班的就行,淳于琼一死敌军全降防御,张辽那几个人直接从上面山上杀就OK了,至于下面,才简单呢,许褚一开始加防御(攻击随便),钻树林里,等着张合,然后单挑,其他的都是垃圾。
好了,关于“官渡曹操阵容搭配图解”的讨论到此结束。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“官渡曹操阵容搭配图解”,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。